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壹 ...

  •   是的,他们又吵架了。

      当着我和小弟的面,吵得一如他们当初的誓言那般天崩地裂。

      姐,怎么办?

      走吧!我转身就走,径自退出那一扇锈迹斑斑的红色铁门。小弟追着赶上姐姐的步伐,同她并肩走着。起初,他幼小的心里还期望着他和姐姐退出那扇门后,他们能追出来,哄着他,抱着他,叫他回去。他会时不时地回头看那扇门,眼里带着期许。可是,他始终没有等到他们,一次都没有,哪怕只是他们中的其中一个。慢慢地,他不再回头,就像现在一样,他只是安静地和姐姐走着,他知道他们只可能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是暴风雨的避风港。

      他们又吵架了?恩。她轻描淡写地回答到。

      阿婆,开饭了吗?

      可以了,吃吧。他拿起阿婆递过来的一个碗,添了一满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阿婆,姐,我吃好了,出去玩。他嘴里边嚼饭边迫不及待地从刚才放下的书包里取出一个自制的弹弓。

      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真好。

      我看了阿婆一眼说道,阿婆,隔壁的那个房子里是不是住着一个老人?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他们吵架,我都会想到那个住在阿婆家隔壁的老人。

      这附近的老人多了,你说的是那个?

      就是隔壁那个,牙齿都掉光了,每天都穿着老式中山装和烈士鞋(解放鞋),看着年纪很大的样子,还天天背包麦(玉米)。他没有儿子?

      哦,你说的何国安。他有一个女儿,嫁到其他村子了,现在他一个人生活。

      那他是不是五保户?

      不是,他说他自己能养活自己,没申请。村里的领导让他申请,他也没同意,他每个月都把自己攒下的钱拿出一部分让村里帮他存着,等他死的时候,村里就用他攒的钱帮他办后事。

      我在想他靠什么挣钱,买包麦、买米还是其他?他和另一户何姓人家住在一起,房子的格局就像阿婆家一样,一家一半,他自己住在靠朝阿婆家这一面,每次我从阿婆家去上学,都忍不住看着他那扇微微张开的厨房窗子,有时候我看着他的时候,他也看着我。

      那他能干重活计吗?

      他比我还大,快八十五了,身体好得很,现在还自己栽包麦,掰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从后山一挑一挑挑下来。实在干不动的,何仁林一家就帮他干一些。

      他们是亲戚?

      嗯。你没看见何仁林家大儿子和小儿子经常帮他打米(碾米)和提水。

      为什么何仁林的小儿子不是姓何?

      不是亲生的当然就不姓何。大儿子他是和第一个媳妇生的,第一个媳妇死得早,后来又找了现在的媳妇,现在的媳妇带着个儿子过来,就是他小儿子,比你大两岁。

      那他大儿子肯定不好过。

      别乱说,她对大儿子比对自己亲生的小儿子还好。

      哦。

      听到阿婆这样说,我有些难以相信,我觉得心里的某些东西和阿婆说的不一样,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阿婆,我吃完了,上楼上看书去了。

      去吧。

      阿婆家阳台上有一个阿婆自己用稻谷杆编织的小草墩,我喜欢坐在这个草墩上看着后山浓郁的树林发呆。打开那本翻了无数遍的书,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书中的文字很生活,却离她有点远。她不知道强迫自己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只是习惯了见书就看直到形成一种习惯为止,至于这种强迫从何而来,我不知道。

      我找寻过这种强迫的根源,却一无所获。我并非出自书香世家,或许您也知道了,我的父母经常吵架,他们以为我和小弟对此事一无所知,那自己只能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我试图在书中寻找家庭不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到现在为止,她也没能找到这样一本书,或者说她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书才能解答她的疑惑,不过,我现在已经不需要这样的书了,因为我自己就是受害者。大人很善忘,他们可以今天吵架明天和好,但孩子不是。

      她盯着远方山上的郁郁葱葱,想象着家里的情景:妈妈可能正坐在灶头的小草墩上抽泣,而爸爸则站在不远处的沙发边上,手不断挥动着,嘴里还说着什么,而客厅里那盏橘黄色的灯还时不时地闪一下,嘲笑地看着他们。或许他们会打起来,但是不会摔东西,或许爸爸会咆哮,神经质地宣泄他的愤懑,还会拿起一把菜刀并扬言杀人,但最终还是会轻轻地放下那把代表着他威严的菜刀。

      我有些羡慕小弟,我一直认为他还小,玩性大,这些事因该不会影响他的心情。

      把外套穿上,外面冷。阿婆递过来一件洗得发灰的黑色棉外套。她快速地穿上,拉着阿婆回到大楼上,关好阳台门,祖孙两人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一言不发。

      阿婆家住的是老式的木头房,两户人家共用一道大门(之前是三家共用,后来搬走了一家,剩下阿婆家和另一户阿婆的表亲家共住),进入大门后右侧是阿婆家,左侧又是阿婆的表亲家。村里的老式房子底层一般都是三间:厨房、客厅和大卧室。厨房和客厅相邻,而两户人家客厅之间则设有一个共用的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两级台阶上至堂屋,而堂屋两侧分别是两户人家的大卧室,这样厨房和客厅与大卧室之间有一个高度差:厨房和客厅部分低,而大卧室部分高。客厅与大卧室之间(一般在两级台阶旁边)设有一道木梯通往上层。村里的房子层高大约两米左右,而厨房和客厅上面的一层叫做小楼,而大卧室上面的一层叫做大楼,由于厨房和客厅与大卧室之间的高度差,故而大楼和小楼之间也有高度差,不在同一高度。老式的房子中,大楼不仅仅比小楼高,面积也比小楼大得多,所以大楼一般会隔一部分出来做阳台栽花种草。

      阿婆家的阳台上没有种花,花盆里栽的是玉米、朝天椒、小米辣、薄荷、葱、香菜和姜。那些五颜六色的食材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炒菜的时候,要是发现没有葱姜,阿婆就叫我上阳台上拔一两颗下来,夏天吃凉米线的时候,我们就会跑到阳台上掐一大把薄荷洗干净后放到凉米线里,薄荷、酸角汁(我们吃凉米线不用酸醋,而是用酸角汁代替)还有辣椒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我喜欢待在阿婆家的阳台上,对着后山看书,偶尔飘过来一阵薄荷味,让人感到生活的气息。

      现在阳台门已被关起来,闻不到薄荷的味道,空气中散漫着橘黄色的灯光,有气无力。

      我前晚从你家过来的时候,刚出门就听到小猫叫的声音。阿婆开口说道,她没有对着我说,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我家附近没人养猫。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

      后来呢?

      我一转弯,就看到老佟家那个小卖铺上坐着一个小娃,一个劲的哭,那哭声就像猫叫一样。我看着那小娃像是你家猪圈后面老三家的乳燕,就问她怎么一个人在这哭,她也不应答只是一个劲的哭,后来我让她赶快回家,天气冷小心生病,她点了点头就起身走了。

      她为什么哭?

      谁知道呢,大冬天的,又黑又冷,一个小孩子在外面呆着怕是要生病的。

      她手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还有背上。

      你见过?

      没有。

      小孩子别乱说话。对了,你小弟今晚就在这边睡吧,待会你去叫他。

      不用叫,他只会来这里睡。

      阿婆,姐,你们在大楼上?

      小弟急促地跑上楼来,那脚和木梯相碰的声音又急又重,像一个得了急性喉炎的人想大口吸气却吸不了时发出的急促声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脚步声,无论是走在水泥地板上还是木质楼梯上。每个人的体重、走路姿势、双脚的力量和身体姿势等造成不一样的声音,这是一种个人印记,和指纹、声纹和基因一样,都是个人特有。有的人对这种微妙的个人印记不敏感,但有的人却精于此道。

      阿婆、姐,他们吵停了。

      先去洗脸脚,明天还要上课呢。

      恩。

      木梯上又响起那得了急性喉炎的脚步声。

      我也洗脸睡觉,说着就奔向楼下去洗脸脚。我喜欢研究每一个人的脚步声,但我从来没深究过我自己的脚步声到底如何,或许别人也和我一样对别人的脚步声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却不知道自己的如何。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吵了?我泡着脚,假装无意地问到。

      我到河埂上玩,回来的时候经过我家时没听到吵架声。小弟也搬来草墩和洗脚盆,坐在我旁边开始泡脚。小弟脱下来的抓钉鞋里黑黄黑黄的,还残留着一些没有倒干净的细沙粒,我在想别人的爸妈要是看大自己孩子的鞋子脏成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你想什么呢?

      没什么。

      我今天在学校里看到耗子的左手臂上有一大块都青了。

      不可能,大冬天的你能看到她手臂?

      是真的,她在外面的水塘里洗抹布的时候卷着衣袖,我刚好跑出去外面的小卖部买东西,就看到了。

      那可能是你看花眼了。

      不是,我们班里好多人都说她那是给她爸妈打的。

      爸妈怎么会打自己的孩子呢,胡说。

      可她却是被打了啊。

      那也不一定就是被她爸妈打的啊,又没谁看见。

      老瓜看见过。

      谁是老瓜?

      我一个班的同学,他家就住在耗子家附近。他说有一次他听见耗子家有摔碗的声音,还有哭声。等第二天他到学校里,刚好我们两个班一起上体育课,乔老师让跑八十米,平时耗子跑得可快了,但是那次她却跑得很慢,连走路都有点瘸。乔老师问她是不是脚扭了,她说头天晚上不小心撞桌子上了。

      她撞到桌子,碗掉了,老瓜就听到摔碗声,她是女的,撞疼就哭了。

      可是老瓜说他好几次都听到耗子哭啊,她不可能每次都撞到桌子吧?

      为什么不可能

      吃不吃夜饭?

      阿公,我要吃蛋炒饭,要两个鸡蛋。小弟三下五除二地搓了搓脚,想套上他那双黑不拉几的抓钉鞋。

      你先穿我的拖鞋,再找一双给我。

      他套上我递给他的拖鞋,倒了洗脚盆里的水,不一会就把另一双拖鞋提给我。

      我也要吃,吃鸡蛋腌菜炒饭,只要一个鸡蛋,多点腌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