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长信 ...

  •   第二天未央宫的总管发现,皇帝自从昨天晚上回到寝殿后一直有些神不守舍,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中把玩着一块不知从哪儿得来的玉佩,连就寝的时候都没舍得放下,整个人看起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长安是天下珍宝汇集的地方,皇帝一出生就是皇女,天潢贵胄,从小什么样的珍宝没有见过,此时手中把玩的玉佩样式普通,不知因了什么原因让皇帝爱不释手。

      今年是新帝即位的第一年,皇帝年方十六,自幼是跳脱的性子,幼时就喜欢独自在皇宫走动,不着常服,不带人。宫里的老人都知道皇帝有这个习惯,昨天皇帝又不知道在何处晃荡,手中玉佩估计也是那时得的。

      总管虽观察入微,但主仆的位分在那,到底不敢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直接去问主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到了第二天。

      尚衣局出现的那位神秘女子,即是刚即位的新帝。这次选秀也是为的她。因她自幼生了些古怪心思,生父又是先帝最宠爱的侍君,行走宫廷如若无人之境。她嫌吵闹,平日里不喜带人,所以昨日才会被左家小公子认作宫人。

      皇帝待人一向宽和,且左家小公子着了那件衣裳的确明艳动人,她整理衣裙的动作十分自然,是以也未被看出破绽。她留在尚衣局一刻钟,本来以为来人试了衣裳就走,不想听到左家小公子说了那样一番话,还得了定情信物,其间周折,一言难尽。

      说来好笑,皇帝在与左家小公子碰面的时候颇为镇静,还晓得试探,等得了玉佩,到了寝殿,却心神不宁,又辗转反侧了一整晚,想着:他不知我的身份,宁愿荣华富贵不要,也选择了我。除了他,还有谁会这样待我?终于下定决心,往长信宫请安。

      就这样,皇帝做了她一生中最勇敢的决定。

      皇帝来到长信宫,纳头便拜:“女儿给父亲请安。”

      张太后正在殿外侍弄花草,其中犹以海棠花开得最盛。太后见皇帝过来,携了她的手走进殿内,让在塌上坐了,父女二人说些体己话。

      张太后约三十出头,这些年保养得宜,面貌颇显年轻。张氏是先帝最宠爱的侍君,天下人知之,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如今生女为帝,父仪天下,照理说应当万事顺心,却不知怎的眉宇间常现一丝悒郁神色,可见“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乃是正理。

      二人说了一会子话,皇帝有意说出来意,却踟蹰不敢言,沉默下来。

      太后随口道:“过几日就是选秀的好日子,皇帝可要从中挑几个可心的才是。不是哀家偏袒娘家人,你表哥是哀家看着长大的,他性子温婉和顺,做了皇后必能使后宫安宁;还有左家那小子,碍于他母亲的情面,少不得要给个贵君的位分;除了这两人,别的秀子若是合了皇帝的眼缘,尽管挑。”叹了一声,抬手摸了摸鬓发,“转眼这么多年过去,我儿大了,都到了娶夫的年纪。”

      原来,此次选秀虽然是新帝即位第一年的第一次选秀,但因为新帝年纪尚幼,做皇女时没有大婚,若是新帝之前已有太子君,太子君扶摇直上,册为皇后乃是正理;既然没有,此次选秀就不光是为充实后宫,更是为了挑选出皇后人选。

      而这皇后人选在选秀伊始便已内定,由太后、张候、左相等商量,决定以张候嫡子、皇帝表哥、前几年封为翁主的那位为皇后,以左相独子为贵君。这结果早已知会皇帝,皇帝也已经同意了的。张候是太后一父同胞的嫡亲姐姐,皇帝至孝,后位不与张家,与谁?

      是以太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不过是将从前的决定再念叨一遍,并没有别的意思,却不知正说中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听了这番话,施施然跪了下来:“父后,女儿此番来,是想求个恩典。”

      太后见到皇帝跪了下来,吓了一大跳,忙扶她起来,嗔道:“你既做了皇帝,除了天地神灵,世间便没有需要你跪的人,即是对着哀家也是不必的。日后切不可如此了,知道了?”几句责骂透着关切,俨然一副慈父模样。

      皇帝嘻嘻一笑:“女儿一时情急才如此的,下次再也不敢了。”这句话一说,一扫之前的严肃神情,露出符合年纪的小女儿情态。和太后一起,俨然一副父慈女孝图,不像天家的皇帝与太后,倒像民间寻常父女。

      皇帝腆了稚嫩的老脸:“这次选秀,皇后,女儿想要自己选。”

      太后皱眉,面露不快,还未开口,皇帝抢先说:“女儿想,皇后是后宫之主,需终身陪伴在女儿身边。皇后的人选,必定要是女儿可心的人才能长久。虽说之前许了表哥皇后之位,但女儿到底与表哥没有男女之情,却让表哥入宫,恐怕不稳妥。故而女儿想:此次选秀,待选了皇后之后,其他的都可以遣返归家,各配良人。姑姑、张家与表哥,恐怕是要辜负了。”

      太后听皇帝这番话的意思,好像不仅皇后不要张家人,连后宫佳丽也不选了,她只守着自己挑选的皇后过一生,一时气,一时好笑,问:“你自幼是个言出必信,一诺千金的。之前都已经应允,如今却突然变卦,必是有个缘故。说吧,你遇见了谁,或者遇见了什么人?”

      皇帝却想:唯有真实,才有力量。于是承认:“是左家公子。”

      太后一惊,怒极反笑:“左氏?皇帝你疯了吗?左相一手遮天,你给左家如此恩典,是想效仿汉宣故事?”

      “女儿没有……”

      太后看皇帝脸一时白,一时黄,知道是自己的话说重了。

      汉宣故事说的是霍光的夫人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后,不惜毒死了正在生产的许皇后。许后死后,汉宣帝顺应群臣的意思,立了霍光的儿子霍皇后,对他极尽宠爱之能事。等到霍光一死,汉宣帝立即立许后的孩子为太子,废掉霍后,抄了霍光满门。那位霍皇后也在被废当日自尽了,好不惨烈。

      汉宣故事,非常人能效仿,皇帝仁善,做不出这样的事。太后沉吟片刻,问:“你既喜欢左家的孩子,原本就是打算给他贵君的位分,何必一定要立他为后?”

      “如果是这样,先帝何必终其一生致力于立你为后?”皇帝歪头斜眼,突然问。

      张太后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先帝对他的盛宠。先帝甚至终生都在为立他为后奋斗,最后因为群臣坚持不懈的反对而没有成功,但最后好歹立了他的女儿为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让他做了太后。皇帝是先帝四女,兄弟姐妹无数,非嫡非长,因为父爱者女抱,自幼受尽宠爱,即位为帝。

      皇帝知道自己和太后一样,一时情急说错了话,索性破罐子破摔:“父后,二十年前那场选秀难道不是您一生噩梦的开始吗?”一生伴在一个不爱的人身边,为她生儿育女,她活着的时候为她应对后宫争宠夺嫡,死后为她收拾一摊子烂账。这样的一生。

      皇帝微微低头,喃喃自语,“儿臣存在的意义难道不是让父后的悲剧不再重演吗?”所以才罢黜后宫。说至最后,表情悲伤得像要哭出来。

      “不,皇儿,你的责任是做个好皇帝,使得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太后目光复杂,似了然、似怜惜。

      皇帝不敢与这样的目光对视,嗫嚅道:“儿臣知道了。”

      两人沉默一晌,僵持起来。太后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孩子,叹了一口气,心里想:你要罢黜后宫,是我造下的罪孽。

      伸手摸了摸皇帝的头,低声:“你是皇帝,皇后自然要选你中意的。哀家是无所谓的,只要皇儿你开心就好。但是你做了皇帝,不比从前做皇女时自在,万事都要考虑清楚。你此番变卦,你姑姑那处要如何交代。她原本以为有天大的恩典,现在却无缘由的收回,虽说做臣子的要无条件服从君王,却到底是你姑姑,别伤了亲戚情分;还有你表哥那处,他对你是个有心的,本以为会有皇后的名分,却不料顷刻间没了,他心里岂是好受的?再说左家,你立了左氏,左家的权势愈盛,恐怕危及皇权,要怎么处理,都要先想清楚。”

      “只有别人迁就皇帝,没有皇帝迁就他人的。你要做什么,就去做吧!”

      皇帝大喜:“就知道父亲最疼女儿了!姑姑那处不关事,有父亲在,张候永远是朕的姑姑,富贵荣华岂有少的?再不济,给张家再封一个候就是。表哥那处也不用担心,父亲却不知,表哥的心可不在女儿身上。再者,皇后是皇后,左家是左家,女儿定不会让左家逾了去。”

      低头半晌,自嘲:“左家小公子还不定乐意进宫呢!”

      皇帝走后,太后沉默良久,叹道:“为一人,立为皇后,遣散后宫。她倒是像她的母亲。”先帝虽然独宠一人,却依然风流成性,后宫佳丽无数,儿女成群。太后说皇帝像母亲,却不知和先帝有什么相似?伺候的宫人听的心惊胆战。

      身旁服侍的宫人上前一步,低声问:“陛下情真意切,太后竟然不信?”

      “且看吧。”仍显年轻的男子身着锦绣华服,偏头望着窗外盛开的海棠,突然道,“女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善良得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等长大了,就开始作孽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长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