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奥尔菲斯之窗 ...

  •   池田里代子毫无疑问热爱历史——成名作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而里程碑式的《奥尔菲斯之窗》则把故事舞台放在了日俄战争以及壮阔的俄国大革命。

      1905年1月22日,帷幕在圣彼得堡10万名工人平静的游行中拉开。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向沙皇请愿以改善生活条件。可这一天的帷幕却是在极度恐怖中降下的。沙皇不愿听从游行者的要求,而是命令他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抗议者们开枪,打死打伤4600多人,约1000人惨遭杀害。

      这一天被称为“流血星期日”,漫画评价为“俄皇尼古拉二世,在历史严苛的审判前,先自毁前程。”

      爆发革命,打起战争,总是有理由的,所以我对微博上所谓“列宁在流放地结婚,沙皇被灭全家”颇为不满——太断章取义了。

      查到的史料说——列宁写信回家描绘自己在这里的生活是:“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花在散步上”,“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常晒日光浴。他甚至把自己的流放地和家人在瑞士的度假胜地斯匹兹相媲美。

      那个,西伯利亚它真不是夏威夷。

      众所周知,沙皇被枪杀,他家子女没一个活得下来,包括著名小美女安娜斯塔西亚,和法国玛丽皇后那一家惊人的一致……

      早在人民爆发愤怒忍无可忍之前,不管是俄国还是法国,其实早有征兆,只是……当权者往往不在意。
      吃好的穿好的饱受尊敬要啥有啥,被人供着的王室,也可能被推上断头台或吃枪子。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斐迪南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竭力主张吞并塞尔维亚。

      ——历史书记载的真是无趣啊!

      漫画谈到了斐迪南大公的婚姻,因此我借机查了一下:比教科书那寥寥几个字精彩多了,这位王储,那个时代强国奥匈帝国的第一继承人,居然来了一场贵贱相差的恋爱,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他自愿承诺两人的后代放弃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权。
      丫的历史书就光提到一句他是啥军国分子!
      这货根本超级痴情种。

      这个男人深爱的女人是什么人呢?
      她是波西米亚一位伯爵之女,就这身份对王室都只能算平民,她曾是费迪南堂姐的女侍官(这是多好的素材啊,当女官当到虏获王子的心),最狗血的是,其实费迪南堂姐家原来打算盘是把自家女儿嫁给他。
      堂姐比不过女侍官索菲(说是女官,几乎相当于高级女仆)。
      再提醒大家,那时候,这位索菲女侍官年纪快三十了!

      这居然不是漫画而是历史现实!

      在他们俩的结婚典礼上,哈布斯堡家族出席结婚典礼的只有斐迪南大公的母亲和姐妹,连他的弟弟们都没来参加。虽然这个婚姻非常幸福,他们生了一女二子,但是索菲在皇宫里没有任何地位,她嫁给了大公,却不能成为大公夫人。
      不能跟丈夫一起骑马参加皇室游行,不能一起参加国宴,甚至不能跟丈夫在同一个包厢看歌剧。斐迪南作为皇储参加宫廷舞会时,索菲被安排在最低等级的皇族女士后边。他们只有到外地来,到帝国的殖民地,才可以抛掉维也纳宫廷的束缚。斐迪南大公觉得,这里可以给妻子应有的尊重。

      然后他们一起死于暗杀,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时刻,携手而死去。

      这个男人在死前最后说的话语是:“亲爱的索菲,亲爱的索菲,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你要活着!”

      这居然就是历史现实!教科书偏偏吝啬这些有趣的介绍,多说点这些小故事我会对费迪南印象好的多。

      池田里代子漫画里,这位夫人对以撒的老婆(我对这个角色同情又怨念,因为她实在匹配不上男主,但是谁让以撒那么M找罪受呢)伸出了手,让她不至于在社交界太受到欺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战导火索,那不过是一场恐怖袭击,而因为死去的一人地位特殊,所以后果特别惨烈。

      最关键的日俄战争部分……压根不想提啊,真希望那是在江户或是莫斯科开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